
旅遊新鮮事
幾可亂真的”超寫實人體雕塑展” ‧ 真假難辨挑戰視覺感官!(2019/6/29~9/22)
- 詳細內容
- Category: 旅遊新鮮事
- Published: 2019-06-29
- 作者 慢遞
- Hits: 1565

今年夏天最具震撼力的藝文展覽,非「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莫屬,6/29起在「中正紀念堂」一樓1展廳重磅登場!這是台灣首次完整的超寫實雕塑特展,集結24位國外藝術家、精選31件雕塑作品來台,將從宏觀的角度來介紹超寫實雕塑50年來的發展。展覽共分為5大展區,依不同類型的雕塑作品與藝術家風格分為「人類分身」、「單色人像」、「局部身軀」、「『巨』細靡遺」及「變形寫實」。
本次展覽的基調為超寫實主義,超寫實主義是受照相寫實主義啟發,卻走出不同的流派。以照片為基底,搭建原始照片中沒有的現實,實現創作者的幻想,甚至藉由對細節的描寫,探討人類之於生命、虛擬之於現實,透過作品與觀者產生心靈上的交互連結。集結的參展作品發揮了細膩的設計巧思,投射出真實現實或虛擬現實的錯覺幻影。展覽的焦點,是人類體態與心態的表現手法,同時也提供了一個表象,讓觀者在這層表面上書寫關於人類存在疑問的各種答案。
▲許多貴賓蒞臨6/28舉辦的「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開幕記者會,展覽於6/29正式開始。
▲澳洲藝術家榮.穆克(Ron Mueck)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使用矽膠、玻璃纖維樹脂和壓克力來創作精緻的人體,並以模稜兩可的手段巧妙變化作品尺寸,成功擄獲注意力。作品《傘下的夫婦》(Couple under an Umbrella,2013) 近乎兩倍真人尺寸的年老夫婦,身著泳衣。在年邁身軀上應有的每條血管、細紋上,精雕細琢模糊了完美幻覺與現實世界的分界,傳達一般日常生活的親密情景,透過尺寸放大,強化展現出的情緒張力。
▲山姆.詹克斯 (Sam Jinks) 擅於製作扣人心弦的作品,創作主題包括身體與精神上經歷的改變,以及人體這具皮囊的脆弱性。他的小尺寸作品《老婦與嬰兒》(Woman and Child,2010) 呈現處於人生起點與終點的同一個人,用充滿諒解之情的擁抱,為人生循環畫下終止符,同時也是面對自身渺小存在時的謙卑姿態。
▲Jamie Salmon傑米‧塞蒙,《莉莉》(Lily, 2013)
▲Duane Hanson杜安.漢森,《健身男子》(Bodybuilder, 1990)
▲Sam Jinks《跪著的女人》體現了親密與脆弱的時刻
▲Zharko Basheski傳達每個人的形象故事,都是從地面出現而開始的。
▲George Segal喬治‧席格,《坐著閱讀的女人》(Seated Woman Reading, 1998-99)。開幕記者會特別邀請紅色遊民扮演雕塑,上演尋找真假人活動
▲實踐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博士班陸蓉之教授也在開幕記者會的參觀活動中扮演雕像,令人驚呼真假難辨!
▲Kazo Hiro以安迪沃荷創作的的大型肖像,讓觀者覺得這些經典人物備感親近。
(圖片來源:時藝多媒體)
INFO:
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一樓1展廳
展出日期&時間:2019/6/29(六)~9/22(日) 10:00-18:00(17:30最後售票/入場)
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德國IKA
洽詢專線:02-6616-9928
售票通路:ibon售票系統、GOMAJI團購網、博客來售票網、全家FamiPort、Yahoo!超級商城
官網:www.mediasphere.com.tw/2019reshapedrealty 或FB搜尋「超寫實人體雕塑展」